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件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及动态.ppt
2023-07-17,文件大小:1.28M,下载: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新手必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高群第29讲 种境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2
2

0

2












1
0




2
化特
0

变的

量群

3
数种
0酵

















核心考点





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整体,种群具有区别于单独生物个体的特征。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空间特征(主要)


1
0









1.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2)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③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决决




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迁入率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迁出率预测影响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直接反映




1.辨清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核心点拨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其直接影响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间接影响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前者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而后者仅仅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2)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还与气候、食物等有关。此外,迁入率和迁出率也与种群数量有关。2.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应注意的问题(1)标志重捕法中标记物要合适,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2)标志重捕法中两次捕捉期间种群数量要稳定: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


1.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A、B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已知B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A岛,且6~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岛社鼠数量超过50只后均开始下降,说明环境容纳量均为50只B.两岛6月到7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C.在6月之后B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是种间竞争D.黄鼠狼与社鼠的种间关系只存在竞争√


熟的早晚小动物出生率大对有重要影响B.出生率
去减死亡率就然是种群的自增长速率C.各
种生物的种群性别比例均为11∶D.种群密度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
统计值【答案】
 A【解析】
 动物性成熟的早晚对动物出生率大小有重要影响,性成熟延迟则出生率降低,A正确;出生率
减去死亡率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B错误;一般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还有
雌性数量大于雄性的,或雄性数量大于雌性的情况,C错误;种群密度是种群内数量特征的
统计值,D错误。
2.(2020·湖南岳阳一模)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性成


2

0

方法(1)研究

方法:建构数学模型。(2)一

般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

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

检验或修正。2.种群数量的

“J”型增长(1)形




成原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2)数
学模型
t λ: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
NN0λ倍:(Nt数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3)曲线
t=
特点①种群的数量
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不受自身种群大小和环境条件的制约。②种群的
增长率λ-=1_,是定值。
1.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S”型增长(1)形
成原因:资源、空间有限。(2)曲线
特点①一开始种群数量
增长缓慢,然后增长逐渐加快,在种群数量达到时,K/2增长速率最大。②后期
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等因素,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种群数量
增长减缓。③当
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种群数量稳定在值(环境容纳量K)。(3)
K值在实践中的应用比
较项目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有害生物的防治实
例捕鱼、森林砍伐等灭鼠、灭蝗等
K值(环境最大容纳量)保
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
阻力,增大K值如为、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K/2值
K/2(最大增长速
K/2,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及时,若达到该值,该有害生物可能成
率)捕

3.种群数量的


率”“增长“”与率λ值”(1)增长
率=(末数-初初数)/数=(N无0)NN0(/单位型“)”J。增长曲线
t-
率为恒定值“,S”型曲线增长逐渐“率下降”。(2)增长速
率=(末数-初单数/)位时间=(N单0)/Nt(有位如个/年),。“J”型
t-
曲线增长速率一直上升,也型“J”型,呈S”“曲线增长速率呈“钟
型”。图示如下:核心点拨
1.辨清种群“增长速


解“J”型
增长的数学表型Nt=N0λt中,λ代模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
倍数,而不是增长率。量λ>1时,种当数群增大;λ=当1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当λ<1时,种群数量减小。2.K值
的正确理解及相关应用(1)K值
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
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改善时,K值会上升。
(3)对“λ”的理


的应K/2和用①对有
害动物的控制:降低其生存条件(如做好粮食储存,饲养天敌等),从而降
低其K值外另。,应在种群数量达预到/2之前进行K防或猎杀。②在养
殖业上的应用:改善养殖条件(饲料及养殖空间等),以提高其K值
;应在种群数量略大于K/2时进行捕捞或出栏,捕捞或出栏后的种群数量应为
K/2,因为此时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另外,捕捞或出栏的个体不能是年
幼个体,以保持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2)K值


国卷Ⅰ,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异甲(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
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
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3 h、10 h、别为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
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A.细
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
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在培养到C.量的不同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
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
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答案】
 D【解析】
 异养生物可以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正确;机物,A随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培养基中的
营养物质不断减少,代谢废物不断增加,故更换培养基的频率不同可以表示环境
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由曲线可知,a组中细菌甲前,数量23 h在增长一直很快,说明该组培养基中的
营养和空间条件一直是充裕的,C正确;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在培养的
早期,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资源是充足的,细菌甲种群的增长会出现J型
增长阶段a、,且图中c曲线在早期重合,也可说明早期可出现J型增长阶段
,D错误。
(2019·全


海某种鱼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点时组成该种群的个体全为
幼年个体B.b点时的种群大小能够
提供最大持续产量C.c点时该种群年龄组成为
衰退型D.d点时该种群
增长速率最大√
2.下图是黄











3
0酵

实验原理(1)用

的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液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间、pH空温响等因素的影度。(2)在理


想的环境条的下,酵母菌种群件增长呈“J”型长线增曲;在有环境条力的阻件下,酵母菌种群的

”长呈“S型增长曲增线。(3)计算
酵母菌数量用可抽样检测的方显——法微计数法。2.


实验流程



1.


注意事项及分析(1)显
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应的上母菌,酵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
不计右”的原则计数。(2)从
试管中吸液培养出进行计数前,几将试管轻需振荡轻次,目的是使液养培中的酵母菌均
匀分布,减小差误。(3)本
验实不需要置设对验照实,因不同时间样取已形成自身对照;需要做重复实验
,目的是尽量减小误差,应对每个样品计,三次数取其平均值(4)。如果一个小
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释稀培养液重新计数。稀释的目的是
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个小方格内含母有4~5个酵胞细为拨宜核心点。
实验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