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章末整合-课件【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pptx
2023-07-17,文件大小:3.35M,下载: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新手必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章末整合


课前篇自主预习染色体与遗传


课前篇自主预习一、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异同1.各时期染色体行为比较分裂时期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不形成四分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随机分布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染色单体;四分体随机分布无同源染色体;无联会,不形成四分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随机分布中期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在赤道面上排成一行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在赤道面处排成两行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在赤道面上排成一行 后期有同源染色体(看一极);无染色单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有同源染色体(两极间);有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无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


课前篇自主预习2.各时期图像比较


课前篇自主预习例题下图表示某种高等生物(含2对染色体)的几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动物或植物)的细胞分裂。A图表示          期,此细胞称为         细胞,此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                         
。(2)B图表示的是           期,此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有   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    
细胞。(3)C图表示               期,此细胞有   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                  ,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细胞。
课前篇自主预习(1)该图所示的是    (“”“”


课前篇自主预习解析:(1)根据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知,该高等生物为动物。A图中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根据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此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此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B图中细胞每一极含有同源染色体,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后期,此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3)C图中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向两极移动,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答案:(1)动物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初级精母 2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有丝分裂后 4 0 体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0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精


课前篇自主预习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来源1.配子的来源及判断方法(以哺乳动物为例)


体互补,即E(F)与G(H)中的染色体组合在一起即为精原细胞(A)中的染色体;C与D“”
中的染色体互补,即C与D中的染色体组合在一起即为初级精母细胞(B)中的染色体。(2)判断方法:①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②“”
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③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能来自同一个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
课前篇自主预习(1)参照图示可知:E和F(G和H)中的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E(F)与G(H)中的染色“”


课前篇自主预习2.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类型的分析(不考虑交叉互换)(1)在减数分裂时,无论雄性个体还是雌性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均相同,即为2n种(n代表同源染色体对数)。(2)若是一个卵原细胞,则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为1个,1种。(3)若是一个精原细胞,则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为4个,2种(注意:两两相同)。


课前篇自主预习例题下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④C.③和⑤D.①和④


课前篇自主预习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相同的精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大体相同,只有很少一部分有区别。所以,图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②和④。答案:B


课前篇自主预习三、判断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的实验设计1.针对一对基因的情况方法1:隐性雌×显性雄(一次杂交)(1)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隐性雌 ×显性雄⇒


课前篇自主预习(2)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雌 ×纯合显性雄⇒方法2:相对性状亲本正交和反交(两次杂交)若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相同(子代性状分离情况),则为常染色体遗传。若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不同(子代性状分离情况),则为伴性遗传。


课前篇自主预习2.针对两对基因的情况针对两对基因,不仅要判断每对基因的位置,还要判断两对基因的相互位置,即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对于两对基因的情况,判断技巧如下。(1)原理:如每对基因独自分析结果为一个伴性、一个不伴性,则明确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如都伴性,则都位于性染色体上。如都不伴性,则有可能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可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需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进行分析。(2)方法方法1:测交。观察子一代性状是否出现1∶1∶1∶1的分离比。方法2:自交。观察子一代性状是否出现9∶3∶3∶1的分离比。如果出现,则说明基因自由组合,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否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择的F1个体最好是(杂交  )A.突变型(♀)×突变型(♂)B.突变型(♀)×野生型(♂)C.野生型(♀)×野生型(♂)D.野生型(♀)×突变型(♂)
课前篇自主预习例题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个体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


确定显隐性型雌鼠系,由于该突变关是因为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
导致,因此野生型为隐性,的突变型为显性。在F1个体中
找突变型雄性和野生型雌性杂交看其后代的表型。假;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显性为雌性,隐性为雄性设如果突变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无论雌雄都会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答案:D
课前篇自主预习解析:首先


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彼离的同此分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课前篇自主预习四、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析1.能发生自由组合的图示为A,原因是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2.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


如F1的基因型如图A所示,相关类和比例如下:(1)F1(AaBb)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4种,AB∶Ab∶种aB∶ab=1∶1∶1∶1。(2)F2的基因型有9种。(3)F2的表型种类和比例:4种,双
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为=9∶3∶3∶1。(4)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为4种,比例隐1∶1∶1∶1。(5)F1测交后代的表型种类为4种,比例为1∶1∶1∶1。
课前篇自主预习3.假


如F1的基因型如图B所示,且不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相关
种类和比例如下:(1)F1(AaCc)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种,比例为AC∶ac=1∶1。(2)F1的基因型有3种。(3)F1的表型种类为2种,比例为
双显∶双=3隐∶1。(4)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为2种,比例为1∶1。(5)F1测交后代的表型种类为2种,比例为1∶1。
课前篇自主预习4.假


依(  )A.2,4,4B.4,2,4C.2,2,4D.2,4,2次是解析:图1个体产生2种配子即AB、ab,测交后代2种基因型为AaBb、aabb,2种表型;图2个体产生2种配子即Ab、aB,测交后代有2种基因型,为Aabb、aaBb,2种表型;图3个体产生4种配子即Ab、AB、ab、aB,测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4种表型。答案:C
课前篇自主预习例题如图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若图1、2、3中的同源染色体均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图中所示个体测交后代的表型种类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