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黄鹤楼送别第2课时1 苏教版.docx
2023-07-06,文件大小:15.72K,下载: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新手必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诗文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3、体会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探究课文表情达意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引导、探究,领悟古诗的意思和意境,感受话别的情景。难点:品读诗文,探究课文表情达意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 “依依惜别” 1、在一曲动听的《烟花三月》之后,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根据课题,来补全一句话。出示1: 黄鹤楼送别 ,并且 。点拨:这句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事的文章大多可以采用扩展课题的办法归纳主要内容。2、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课文,你读懂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吗? 3、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课文来细细体味这一份依依惜别的情感,并且探究一下课文是怎样传递这一份情感的。(二)学习1、2小节,品味“行动传情” 1、打开书,自由读1、2小节,边读边注意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出示2:1-2节课文)2、交流:(1)他们赏的是怎样的景呢?一边读书一边想象,通过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说得真美,谁来读读看? 李白把这么美的景色浓缩到一个词语中——[副板书:烟花三月] (2) “烟花三月”的景象美不胜收,两位好朋友是否陶醉了呢?为什么这么说?(3)两位好朋友藏的是什么?两位好朋友为什么要把这“依依惜别”之情藏起来呢?(4)他们是怎么藏的呢?(借观赏景色藏惜别之情)恰恰是他们的行动暴露第 1 页


李白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什么?(1)体会
敬仰。从哪里体会到的?文中还有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孟
夫子”、“您”、“兄长和老师”“誉满天下” 人品:(出示4:补
充李白的《赠孟浩然》),指名读,说大意。 诗
篇:“誉满天下”什么叫“誉满天下”?换个词来理解。你能背一首孟浩然的诗,
让我们感受一下他的“誉满天下”吗?(2)你来
赞美赞美孟浩然。(3)品读“
何日才能再见面”。(4)李白对孟浩然情真意
切,孟浩然对李白如何呢?(出示5:孟浩然的话。)体会“引用
王勃诗句说明人虽分但心相连,说明珍惜友谊,同时含有宽慰之意”。指导读。 (5)把友
谊比作长江的波涛,说明友谊深厚,彼此珍惜。指导读。 3、读了两个人
临别前的这番对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两人之间的“依依惜别”(板书:对话传情)对话对人
物情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正是对话
描写的魅力所在! 4、
让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段对话。两人分读,男女分读。(
四)学习4、5小节,体味“吟诗抒情” 1、两位好朋友有说不
完的离别情,道不尽的朋友谊天。可是, “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最后孟浩然登船远行了,李白是怎样做小节。4的呢?自由读第 2、(出示6:李白依然
……)通过
比较理解“伫立”、“凝视”等词语的内涵。(出示7:
①李白依然伫立在长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
向天边……②李白
站立在长江边,眺望着远方。)3、
让我们通过朗读把李白的深情表现出来。 4、
此情此景,不仅我们被打动了,就连江边的景物似乎也被打动了。(出示8: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5、景
物也通人情,人更是思绪万千!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下面这段话说完整
吗? (出示9:
岸边杨柳依依,好 像 ;江上沙鸥页点点,好第 2
了真实的情感。板书:行动传情 3、指导朗读。(三)学习第3小节,品读“对话叙情” 1、两个好朋友都不忍别离。但不忍别,终须别呀!李白首先打破了沉默。(出示3:李白的话)言为心声,请你轻声读读李白的话,感触深的词句动笔画出来,写上批注。2交流: 从


虽然白帆已经消失在蓝天尽头,只能看到一江春水流向天边,但是李白依然
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好像 在想 )指导朗读。 6、同学们,
作者写到杨柳、沙鸥、蓝天、春水这样一些景物,是用来衬托李白
与孟浩然两个人物之间的惜别之情。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板书:借景
抒情)。7、引读第5小节:
此时此刻,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
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古诗)8、李白
吟诗抒情,[板书:吟诗抒情]你能吟一吟这首诗吗?指名读,齐读 9、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古诗的意思。10、这是一首受人
欢迎和称赞的古诗。课文中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读背古诗。五
、总结课文,体会“传情达意”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
知道了李白创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过程,体会到两位大诗人依依惜别的情感,
也探寻了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六
、课后作业: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脍炙人口,它究竟好在哪里?请你探究其
中的原因,写在家庭本 板书设计: 上。 行动传情25 黄鹤楼送别 对话传情(依依惜别) 借景
抒 情 吟
诗抒情第 3 页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