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doc
2023-02-21,文件大小:640.09K,下载: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新手必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乘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时教学为苏教版第八册 “乘法”的第1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内容要为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打下基础,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理解含义上。二、说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此,我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课前调查,确定了如下教学三维目标:


促进学生知识的逐步建构、思维的螺旋上升,使得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
走向理性,努力将数学教学活动创设成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空间,引领学生在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发现、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交流、去释疑,直至豁然开朗
,开怀一笑。五
、说教学流程: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4大
教学环节:第一
环节:自由欣赏,师生谈话课前,
幻灯展示刚出版的《快乐数学》班级数学小报第3期,学生自由自“欣赏编数学笑话4则”等数学
笔记,师生近距离谈话。[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课前2分钟及数学小报的开展,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心灵,拉近心理与交流的
距离,为后面顺利教学奠定基础。]第二
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导
入—猜—想验证:我出示改设的主题情境图,
启发性谈话: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师
:你是怎么列综合算式的?你怎么想?有和他的列式和想法一致的吗?(板书)师
: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列式?(板书)师
:看这两种列式,猜一猜两道算式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有猜想就要有验证,要验
证就要有行动,请同学们认真计算,看计算结果是否如我们的猜想?学生计算交流,
师板书:“=”[设计意图:合理利用并依据现实生活实际改
造现有的主题图情境,将5件(条)改为2件(
条),更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创设,使学生更易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不同的解题
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在计算结果相等的情况下组成等式,这为学生感受乘法分配律提
供了现实背景,学生从中也]体会到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2.交流—类
推—表达:合作交流等式(65+45)×2=65×2+45×2,观察比较
左右两个算式的异同点,强调:都买2件
,也就是2买套6,(5+45)个2也就是65个2加 45个2。
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现、探索、理解乘法分配律。2.过程和方法:引领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猜测、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标准》还提到:要探索并了解运算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据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内在规律,并与他人交流。三、说学情:由于学生已初步具有探索、发现运算律并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的经验,本节课遵循“解决问题—发现规律—交流规律—表达规律”的顺序来呈现内容,这样的安排易引起学生对学过的方法的回顾,亦有利于他们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节课内容。在实际教学时,我还强调依主题图情境引导观察、比较、猜测、分析、理解、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以亲历贯穿学习全过程,重学生的成功体验,引领他们在合作、交流的和谐氛围中理解算理,一步步发现与成功、探索与理解。四、说教法和学法:数学教学需要多种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本内容是数学教学的难点,根据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及四年级学生独有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通过情境的巧妙改设、练习的层次递进、语言的幽默生动,


引导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要买件短袖衫2条裤和2子,需要付出多少元?假如买5件
,等式能成立吗?让学生尝试用两种综合算式来完成,简单交流。比较
类推:象这样有规律的左右两边都相等的等式多吗?举一些类似这样的式子?(注意强调计算结
果)学生交流、讨论、探讨,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自己所理解的这类规律。
之后要求来表示这个规律,教a 、b 、学生用字母c师在板书的同时注意结合手势比划简要说
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设计意图:
从问题的实际意义〈都买2件,也就是买2套〉和数学运算的意义〈465+(5)个2也就
两65个2加 45个2〉是个层面来体会与认识;从比较类推、手势表达等活动探索与理解,学生能
够很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同时,在交流合作中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透彻
感悟。]3.揭
题—细读—静想:教
师顺势揭题,进而“结合乘法分配律”的自述(课件)让学生细读静想感,体会、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规律表
述、逆应用及变式。[设计意图: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我不强调
口头上的简单表述,而力求通过“乘法分配律”的自
述再次强化与渗透,让学生深刻印象。]第三
环节:巩固应用,拓展本节课我设计了延伸5个层次的练习:1.“我是小法
官”:填空及判断正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2.“我们算的最
快”:分组比快,体会乘法分配律计算的简便。3.“我最
聪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得计算更简便。4.
结合本年级3、5、校6班级数和平均每班学生人数改编问题,交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相
应的条件进行解答,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5.
自提问题,自由完成:一块长方形菜地种青菜和萝卜(长方米36形菜地宽,青菜地长66米
,萝卜地长34米),让学生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自编数学问题,自由解决。[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上,我
深入解读教材练习设计的同时,对练习进行了适当的加工改造,力
求体现现实性、趣味性、层次性、思考多性、发展性。形式、多层次的练习,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
更多注重的是深层次的挖掘,比如: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其在减法中的应用等,这使得乘法分配律的内
涵得到延伸
继续


升与毫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升
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测量部分的内容,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在教学体
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
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
了感性材料。二、学情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学生
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与“升和毫升”有关的事物,如早餐喝的牛奶、服用的液
体药、饮用的矿泉水、各种饮料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可以提
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实际
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识"升认"和"毫升"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容
量的含义,认"升"识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
;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这同时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积极活动,获得参与"玩水"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容
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怎毫升""样用字母表示;教学难点:会
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五
、说教法依据数学教学活动
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基本理念,本节课我
采用探究发现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掌握
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六
、说学法新课标指出有
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因此,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参与教学活动。七
、教学准备每组
准备量杯(量筒)、大、小玻璃杯、玻璃瓶,以及水盆、水、饮料等。八、教学设计: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突破重难点,本节课我设计如下四个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本节课由生活实际
入手:教师出示两个玻璃杯(一个又高又细,一个又矮又粗)通过比较引出“哪
个杯子装的水多的问题,?”让学生观察、猜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
知欲望。(二)、亲
身体验,探究新知:新课标强调:要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此环节我设置以下
两个活动:活动一、
玩一玩,了解容量的概念。



证。这个活动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活动中
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