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
2023-12-04,文件大小:77.00K,下载: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新手必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微变化,以形成对比。歌唱艺术的
核心是情,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切分节奏和临时变化音#4的演唱。可以借助节奏的对1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罗燕单元课题名称月亮颂 单元教学内容1. 唱歌:《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 2. 欣赏: (1)中国作品:《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 (2)外国艺术歌曲作品:《月夜》。 单元教学目标1. 欣赏《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月夜》等中外音乐作品,了解不同体裁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2. 学唱歌曲《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用情带声提高演唱能力。3. 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及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提高音乐表现的综合能力。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唱《月之故乡》,并能有感情地背唱。 2. 对比欣赏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并在音色、风格上进行比较,细心体会乐曲的内涵。3. 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对月当歌、抒怀寄情的激情。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和临时变化音。 (2)对比分析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不同之处。 (3)分析《月夜》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听唱法、 拓展实践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重难点指导 1.《月亮颂》单元围绕着“月亮”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理解“月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教师可采用演唱、聆听、配乐诗朗诵、听乐赏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力。 2.《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原曲为二胡独奏曲,后改编成多种形式的器乐曲。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民族乐器音色的辨别力,另一方面运用电影录像、阿炳演奏的录音、学生视唱、演奏及弦乐合奏录像,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乐曲表达的悲愤交集的情感。 3.歌曲《月之故乡》抒发了海外赤子的思乡之情。语言质朴、真挚、感人。在演唱方面要注意气息均匀,线条流畅,音色柔美,还要注意演唱情绪的细


固定音高的方法,先唱#4(升4)→ (还原4)→3;再过渡到23 #4 3—|的演唱加以解
决。 4.变奏曲式 变奏曲式是采用同一主题
材料,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化重复,形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的曲式
结构。这种曲式在民族民间音乐和说唱音乐中用得较多。变奏曲式
也常用以写成独立的器乐曲或用于奏鸣曲、交响曲等大型乐曲中,其变奏的次数并
无限制,少则四、五次,多则数十次。 第
一节 教学目标 1. 用自
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2. 了解变奏曲式的相关知识。 3. 围绕着“月亮”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理解“月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 4. 启
发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教学重、难点 1. 指导学生用自
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体会歌曲内在的情感,表现歌曲的意境。 2. 辨别弦乐合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不同,
从而进一步理解乐曲的内涵。 3. 临时变化音#4的演唱。教
材分析 1.《月儿高》是
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文曲,器乐艺术中描写月亮的极品之作。全曲古朴动人,委婉缠绵
,优雅华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无比珍贵的音乐遗产。 全
曲共分十二段:海
岛冰轮 江楼望月 海峤踌躇 银蟾吐彩 风
露满天 素娥旖旎 皓魄当空 琼楼一片 银河横渡 玉宇千层 蟾光炯炯 玉兔西沉 2. 歌曲《月之故乡》 歌曲《月之故乡》
由彭邦桢作词,由刘庄、延生作曲,是一首游子怀念故乡的歌曲。语言质朴、真挚、感人,抒发了海外赤子的思乡之情。
全曲是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连续三次变化重
复构成。音调用的是雅乐七声羽调式,与清乐七声羽调式的交替,使该曲具有浓郁的、
古典的民族风格,柔和的色彩和深沉、优美的旋律,使人感到思乡之情更加深沉内在。韵辙
是“江阳”韵,教学要点是:首先要求每一句的收声要到后鼻腔,并始终保持在同一个
位置上;其次,声音要求连贯自然,字与字之间要在声母之间连接,过渡自然;再次,情感要真挚,体现
两岸同胞的骨肉情深和祖国人民对宝岛早日回归的期盼。 3.《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
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原曲为二胡独奏曲,后改编成多种形式的器乐曲。
如:二胡与乐队、弦乐四重奏等。乐曲由引子和
六个段落构成。(引子A+A1+A2+A3+A4+A5)它以一个音乐主题为基础,在全曲中进行了
五次变奏和发展。这是我国民间音乐中最为常见的变奏体曲式结构。解放以来改编的《二泉映月》,一
般都将原曲的六段谱缩减成四段谱。许多演奏家对乐曲也作了各自独特的处理和解
释。如:张锐的柔美纯净,王国潼的浑厚苍劲,闵惠芬的哀怨深沉,姜建华的激
昂悲愤,呈现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二泉映月》的主题音乐带有倾诉性的、令人沉思的,2
比|和


变化,恰如海潮般的感情在奔腾。音乐主题以及后来的一系列交替出现和变奏,
把阿炳由沉思而忧伤,由忧伤而悲愤,由悲愤而怒号,由怒号而憧憬的种种复杂感情表达
得淋漓尽致。教学过
程一、导
入 1. 教师朗诵
著名诗人李白的古诗《月下独酌》。(《月儿高》片段) 2. 教师提
问:此首诗作者抒发了何种感受,背景音乐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 学生
回答:李白、《月下独酌》,诗人以明月、身影为伴,对月高歌,抒发的是作者在孤独中向往
自由和光明,琵琶独奏等。3. 师:
古往今来,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也是文人骚客吟唱的对象。因为月亮倾注了无尽
的情思,寄托着人们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提起月亮,胸中涌起无限期望。千百年来,多少人
把月亮的赞歌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歌唱、赞美月亮,一起学习第一单元《月亮颂》。(出示
月亮图片) 二、欣赏
琵琶独奏曲《月儿高》师:月亮,
这个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礼物,月中有美丽的嫦娥,有古老的传说。(欣赏嫦
娥奔月动画)让人感到月亮也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灵性和感悟。那份眷恋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与她相关的优美音乐作品。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描写月亮的
呢?刚才大家听到的背景音乐就是琵琶独奏曲《月儿高》的片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完整
地欣赏《月儿高》这首作品。 1. 聆听过
程中请同学们思考问题: (1)在聆听中,
想象乐曲表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2)《月儿高》的
旋律有何特点?音色是怎样的? (3)
琵琶属于哪个乐器组? 2. 学生
回答问题: a. (1)乐曲
描绘了晴朗夜空、明月高挂的情景。 b. (2)用
舒展的旋律,清亮的音色,典雅的风格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月夜之中。 师可提
示:这首乐曲的旋律是(舒展、紧张)?音色是怎样的(明亮、暗淡)? (3)
琵琶:是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组。 师
补充:弹拨乐器琵琶常用的定弦法是A、d、e、a低音区浑厚、低沉;中音区柔和、明亮;高音
区清脆、坚实 。 三
、学唱歌曲《月之故乡》 1. 最
佳的赏月时间是哪一天?说一说这一天我们都要做什么? (
八月十五,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2. 我
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小知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
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
、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
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
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
称“团圆节”。 3. 中
秋节这天我们都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度佳节,但是往往有很多人却一直漂流在他乡,不能和
家人团聚。他们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一首思念故乡的歌曲《月3
旋律则富于起伏


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月夜思乡、心
系中华的共同情愫。) 5. 发声
练习:(解决作品中大量出现的切分节奏型和临时变化音的音准问题。) 1=C 4/4 #4 — 3 —|2 3 #4 3 —|| Lu lu lu lu lu lu 6. 视唱乐
谱。(《月之故乡》歌曲学习) 7. 填
唱歌词。 歌曲表现了
怎样的意境?哪些地方应做强弱处理?感受乐曲的力
度变化:当唱到“看月亮,思故乡”时,声音和感情要有推进,而后的“一个
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可以加大力度,放慢速度,然后恢复原速,最后的结束渐慢、渐轻
,把人带入遐想的空间。 8. 今
年的春节,两只熊猫团团、圆圆在台北的动物园和宝岛台湾的同胞们一起过年。它们带着
我们的期盼和思念,更带去了我们的祝福和挂牵。让我们用轻柔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作品。歌唱艺术的
核心是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大熊猫团团、圆圆的生活照) 四
、欣赏《二泉映月》 唐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