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同步测试.docx
2023-10-22,文件大小:108.82K,下载: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新手必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
)A. 用于自身生命活动 B. 被第二营养级其他生物获得 C. 通过呼吸作用消耗 D. 被分解者利用2.若牛的摄入量为100%,其中粪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牛的同化量为(
)A. 16% B. 52% C. 64% D. 84%3.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则(
)A. 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甲 B. 乙只表示初级消费者C. 丙处于最高营养级 D. 丁主要是微生物4.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A. 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B. 使大气中臭氧增加C. 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 D. 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看,E捕食生物B和D最为经济B. 生物G是一种杂食动物,它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 生物H占有三种不同营养级,它的数量较其他生物更为稳定D. G和E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6.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A. 去除田间杂草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B. 一个生态系统在任何时期其能量的输入与输出都是基本相等的C.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对捕食者必然有利D.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第1 页
2019-2019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 ①⑦⑧过程以CO2②③④⑤⑥
的形式进行,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 ⑥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于过程8.右下图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a、b、c分别代表第一、二、三营养级的生物。下面食物链中,与金字塔相符合的是①草 ②
树 ③昆虫 ④兔 ⑤鸟 ⑥狼A. ①→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9.下图是某生态系统有关功能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
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 X1过程吸
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 当
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D. 图中
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
第2 页
7.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由生产者、II、III和IV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 ①②⑥⑧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 ②①
图中/的比值代表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 ③④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11.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
太阳能,方框大小表示所含能量多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 由第一营养级
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C. 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2)D. 图解表
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2.科学
家对某水库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假如测得生产者含有的能量为280J/(cm2
.a),初级消费者含有的能量为56 J/(cm2 .a),按此传递效率,第三营养级含有的能量约
为()A. 5.6 J/(cm2
.a) B. 11.2 J/(cm2 .a) C. 22.4 J/(cm2 .a) D. 56 J/(cm2
.a)13.生态系统中C,N等
元素活动的特点是( ) A. 单向的 B. 循环
地、反复地出现,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C. 逐级递减的 D. 快速运
动的
第3 页
10.①④


[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 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250J/(cm2·a)B. 乙
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
部分用于细胞呼吸和被丁利用D. 在
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15.
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的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有三
条食物链B.丁同化得
到的能量一定比乙同化得到的能量多C.若
湖泊受到DDT的污染,则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丁D.此
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丁16.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
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⑤
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中 B. ③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中C. ④用于植食动物生
长、发育和繁殖 D. ⑤⑥⑦⑧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二、
综合题
第4 页
1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工湿地可净化生产和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建设在我国已逐步推广.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甲中的
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为植物
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 .图甲中不该出现的箭头是________ (填序号).(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
源有________ .图甲中能构成捕食链的箭头是________ .(填序号)(3)人
工湿地能净化污水,这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 稳定性.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还具有
旅游观光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 价值.(4)
目前,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5)若图乙中的1、2、3为人
工湿地中的三个物种,则种内斗争最剧烈的物种是________ .(6)人
工湿地生态系统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物
理信息可来源于生物或无机环境 B. 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 信息
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 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18.“√“
表是生物学工作者收集到的我州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请据表回答问
题:被捕食者捕食者绿藻螺蛳鲫鱼轮
虫螺狮√鲫鱼√√√轮
虫√(1)
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 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鲫鱼占有哪几个营养级________ .(2)若由于某种
原因轮虫全部死亡,螺蛳的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将________ ,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稳定性将________ .(3)
假如鲫鱼的食物有来自轮虫,来自螺蛳,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5kg,需消耗
绿藻________ kg .(4)图1是某经济
鱼引进后,对其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并绘出的种群增长率曲线.调查该经济鱼的种群密度
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在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K值的含义是________ .根据图1
第5 页
17.人


鱼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________ 答案
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
解析】【分析】初级消费者体内能量的去向:(1)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命活动,一部
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流向第三营养级;(3)被分解者分解利用;(4)未被利用。2.【答案】C 【
解析】【分析】每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故选C3.【答案】A 【
解析】【解答】由于甲乙丙中的物质都可以释放到丁中,因此丁是大气中的CO2 ,则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产者体内,
故A正确;乙表示消费者,包括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等所有的消费者,故B错误;丙是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组成部分,
故C错误;丁为大气中的CO2 ,不包括微生物,故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4.【答案】A 【
解析】【分析】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形成大量的植物遗传,微生物在分解海洋表层浮游植物
遗体时,消耗大量O2 ,产生大量CO2 ,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加剧。5.【答案】B 【
解析】【分析】从能量流动特点来看,某捕食者所捕食的生物营养级别越低就越经济,因此E捕食A和B最经济
;G占有第2、4、6三个营养级,因此属于杂食动物;H的营养级别较高,数量较少,而且由于食物单一,其数量
变动往往较大;G和E之间只有竞争关系,无捕食关系;故B。6.【答案】D 【
解析】【解答】解:A、去除田间杂草可调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
义的部分,A错误;B、一个生态系统在逐
渐成熟、壮大的阶段,其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在成熟稳定阶段,其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基本相等,在
衰退阶段能量的��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